如果不出大的意外,按照目前发展形势,微信支付赶超支付宝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
第一因为微信粘性太强了。他完全可以不主推支付,他背靠社交这棵大树,让你边玩边完成了资金转移,甚至设计再深入一些,完全让你感觉不到支付的存在。其实细想一下,社会的大部分属性都是依托于社交展开的。只要有了社交,其它都有了可能。只不过以前的传统社交携带的附属属性都在线下,才有了线下多彩的生活,有了丰富的各行各业。而微信呢,线上社交完成垄断之后,现在重点攻线下。不要说o2o过去了,只要互联网存在一天,它就消失不了。你看这次微信发布小程序,是不是有意无意的在强调线下场景呢!
再一个,你看看马云有多着急做社交?这个不用多说吧。他完全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知道自己将死于何处,所以着急发力。相信2017年马云在这方面还会苦苦努力,不排除放大招,因为2017年是关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谁做老大的一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第二,微信场景化能力较强。其实跟第一条有重合之处,也就是让你在线下使用支付时感觉不到支付,完全与前后的操作融为一体。他不像传统金融工具,我本来干着别的,现在需要付钱了,我想起来要用金融工具了,让你的思维会跳出原场景,进入支付或金融。而微信整体感较强,没有断裂感。
第三,微信支付给人年轻化的感觉。可能是因为玩社交的年轻人居多,起码是先锋军,所以微信支付设计语言上也是趋向于年轻化。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支付宝像西装革履的中老年人,稳重,专业。微信支付像正在卖萌的小鲜肉。稳重固然重要,可小鲜肉才给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能量感,年轻态!看看现在这些霸屏的小鲜肉们就知道了。至于专业,能发展到这个级别的支付公司,哪个不专业?
以上三点基本很有说服力了。
另外,关于提现什么的手续费,大家不要在意这些。两家谁缺钱?会让手续费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吗。还有限额等,这些都是调节手段。背后是人民银行的行政手段,也就是央行。现在两家谁做大都不是好事,你懂的。我相信未来还会出现各种管控。甚至突然出现一个国家队支付机构一统天下也是有可能的。中国金融圈支付圈,出现什么大跌眼镜的结局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