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圈不少人都有个毛病——喜欢看“贼”吃肉,而自动忽略贼要挨的打。
一看到月入XX万的字眼往往两眼发直,一听稍微深入点的营销技能就打瞌睡,更别提去学去操练这些技能。
像SEM,SEO,EDM,QQ营销,淘客之类的网络营销细分领域你一本正经搞研究,知音是很少的,盯着你的基本都是随时准备搞破坏和搬运你东西的同行。
混网络的不猴精就得饿死,各路“大咖”纷纷发现搞啥都必须打赚钱暴富这张大众需求的牌。
任何一个网络营销细分领域对外行来讲都只是一个符号,总之,很牛逼,非常赚钱,人气就能骤增。
其他让大伙儿两眼放光的需求公约数还有加粉,变现,项目。
虽说满地标题党,到处都是三五篇混洗出来的稿,但洒家自信可以将苦口的良药包上糖衣做到治病甜嘴两不误。
马斯洛就是个傻逼,玩营销这才是需求读心术(一)
好吧,马斯洛需求理论是个很好的理论(二)
本篇承接以上两篇(可百度标题进行查阅),来说说在洞悉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发大财的几点大方向。
发财公式
发大财=提供用户眼里效用大且稀缺的产品X尽可能多的人买。即客单价X转化成交量。
众所周知这有两个发力点,一个是卖的价要高,一个是卖的量要大。但做到这两点有哪些大方向必须明确恐怕鲜有人能想明白。
卖得价高涉及两方面因素,其一是商家产品价值塑造和稀缺性控制到位,其二是消费者兜里拿得出的钞票多寡。
商品价值塑造技巧和商品稀缺控制方法后续会单独写成两篇文章。
目标群体当下有没有消费能力不容忽视,受众就算有需求但没消费能力对你起新项目来讲无异于望梅止渴,很容易让项目死在海市蜃楼的美好憧憬里。
消费者兜里的钱多,除了有买卖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钱跟所有产品一样遵循边际效用递减定律(对已经拥有的东西每一个新增加的效用都比前一个小)。换句白话来讲,人总是给自己不拥有的东西赋予更高的价值,这意味着只要故事讲得到位人更舍得花大价钱去获得自己想要的商品,钱多人变“傻”。
做网络项目,一般人会给你看这张图——
中国网民收入结构
但是比例这东西有时候害人不浅,被人忽视的是在7个多亿巨大网民基数面前1%的比例都是700多万人,因此,在国内找需求构建项目有着非常高的容错率,以至于很多稀奇古怪的需求都能做成不小的生意。
对个体户小团队在网络来讲,天天盯着庞大的屌丝群体意淫是对互联网本身的巨大侮辱,得屌丝者得天下是大平台的生意经,“有钱人”才是重点突击的对象。
直接赚屌丝钱,月月万八千,很容易陷进去出不来——就像温水煮青蛙。底层搞网赚的感觉每天能搞个百十块非常充实,你要把这些钱一天给他,剩下的29天他将惶恐不安。
但,开张吃三年跟干三年吃三年最大的区别是,你能有大把时间富裕,省到的时间价值无可估量,尤其是用在提升自己的智商上面。
中国高收入人群
屌丝的钱也不是不能赚,这就涉及顶层猎食者的套路,之前老徐内部分享过,之前应允过日后会分享部分出来。做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借助一定的玩法把自己架上金字塔型食物链的顶端,屌丝扎成捆,也能当柴烧。
但一杆枪就别特么YY扮抠脚大汉演个美女天天跟色狼聊骗红包都能稳定月入10w了,也别指望天天撸头条号广告费、重金求子播个种在北上广深能买上房,更别想打打码,刷刷单,挂挂机就成为顶层猎食者。
世面上弱智培训有个典型特征就是动不动就无限放大,无限复制。且不说资源,市场容量,单单拿时间来讲丫不知道人有个bug叫一天只有24小时,抛掉吃喝拉撒睡看片撸管,在状态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
很多情况业务模式爆发根本不在单一维度的简单扩张,例如搞淘宝客培训的,可能兜售一年2000/套的CMS和其他软件更让他盆满钵满。
卖的量要大同样说两点,前提是有这需求消费得来,买的人多、次数多。
消费得来——
一般大众消费品其实没必要花太多精力考虑这块,甩开膀子生产就是了,地球几十亿人都是目标客户,能卖多少全看你产品和营销。但随着国人精神内核不断增强,“消费力”不断增强,除了吃喝玩乐,对认知层次要求高的产品也进入消费图谱,因此有不少商家开始尝试生产小众需求商品。这种具有开拓精神的人典型代表就是互联网玩家,对这批人来讲弄明白谁能消费,能消费多少就显得意义重大。
谁能消费一个重要的参考是群体受教育水平——
像追求精神享受之类的高认知门槛导致的小众需求,往往走高单价路线,玩薄利多销就是找死。
但就中国市场来讲,在巨大的基数面前,哪怕是1%的比例那都是百万级的群体,虽然在这批群体里面对智识有更高要求的需求也仅仅是他需求图谱中的一部分,但只要有可能性会营销,就是个巨大的机会。还有个好消息是人总是给更难得到的东西赋予更高价值,所谓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普通人消费图谱:吃喝玩乐
精英消费图谱:吃喝玩乐+升级版吃喝玩乐+书+音乐会+收藏艺术品……
有些群体,将不在他需求图谱内的东西卖给他难于登天,虽说能“教育市场”,但这批人洗脑成本太高,还不如放弃。
因为,对于一个非常有钱的文盲暴发户来讲,再有钱他也只知道买更贵的车,吃更贵的菜,操更贵的逼,而不会去买你的艺术品。
就像一则段子说的那样——
“山里砍柴小伙说:
等我做了皇帝,一定用金斧子来砍柴。
等我做了皇帝,一定吃干饭不吃稀饭。
等我做了皇帝,一定娶我们村最漂亮的翠花做老婆。”
思想认知决定需求。
老徐把思想认知构成分成两块——基础的价值判断体系(是非好恶美丑,马克思讲的人生观,世界观都只是价值观的一种)构成一个人认知能力的内核,各细分领域的信息积累是其专业认知。(偷懒的话,你用个“智商”去概括也是可以的)
除了解横向普遍意义上的智识,考察纵向专业背景形成的圈层也同样重要,典型的就是各类亚文化圈。
相关阅读:《懂了亚文化圈的,都在闷声发财》,可查阅本头条号历史文章,或者百度“徐戈博客”。
除了遗传,信息差造就智商差,所谓隔行如隔山,不是圈内人不行圈内事。例如,不是字母圈的恐怕很难理解,有事没事上淘宝看看有没有新式皮鞭,脖套和绳索。
吃有吃的文化,穿有穿的讲究。
了解特定的专业背景,能很好地“挖痛点”。
买的人多——
最主要的是潜在客户池子够大
互联网相关业务目标客户池
具体来讲就是根据需求图谱估算出目标群体的大致数量,作为一般玩家,咱们没有BAT等大平台的一手用户数据,同时细致大规模的调研是一件非常劳民伤财的事。
最简单搞笑的方法就是搭便车利用别人已有研究成果——各类行业分析报告。这些报告虽然事无巨细都有图标列示,但对缺乏分析方法的人来说这种东西也就看起来唬人。
在俺眼里,这玩意儿跟老徐文章一样干。
送各位一句行业报告分析心法——
所有行业报告,最要紧的是关注这几个点:覆盖多少人,这批人有没有钱,对应的专业背景是什么,增长前景怎么样。
这些板块的研究成果,恰到好处地可以支撑发大财公式——
发大财=提供用户眼里效用大且稀缺的产品X尽可能多的人买。即客单价X转化成交量。
一份又臭又长的行业报告,除了上述板块其余的基本都是废话。
推荐常用的几个行业报告来源点——
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
艾瑞网
艾媒咨询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
易观智库
企鹅智酷
阿里研究院
TOMsInsight
互联网女皇报告
……
买的次数多——除了潜在客户基数,一个客户重复购买也能达到卖得多的效果。
这延伸出高频消耗品解决方案的挖掘。
一般人只知道高频刚需,殊不知它离卖得多还隔了一层,高频刚需的满足方案未必意味着高频消费,复购真正要紧的是解决方案为高频消耗品。例如看时间是高频刚需,但买个机械表可能就能用上几十年,甚至一辈子。
莆田系是挖掘高频快消品解决方案的高手,肥胖、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之类的富贵病患者,抓住一个药能给他卖上大半辈子。
女性美容护肤,老年人保健养生同样是常人不可思议的肥肉。
以上,
如有更新可百度“徐戈博客”查看。
下篇发个微商或者淘客的存货,对哪个话题更感兴趣,各位评论区可以撕个逼。
——-
文/徐戈,网络营销魔法师,互联网项目操盘手,多名大V幕后运营策划推手。更多猛料文章参见微信公众号:daai1024,老徐有话说。微博@徐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