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七年,“公众号越来越难做”的声音不绝于耳,大家都在说这个行业的红利期已经彻底结束了。但实际上,即便在这众人言难的时候,还是有许多内容创业者披上荣光,许多公众号因一文扬名。“内容红利,风华正茂”这句话,有无数人为其佐证。
01千万量级爆文频出,内容在迭代
“3. 5 小时 100 万阅读,破纪录了。”
“星球研究所”团队绘制的文章阅读增长情况图
7 月 10 日早上 7 点半左右,“星球研究所”推送了他们的地区系列选题《什么是武汉?》。推送完3. 5 小时后,账号创始人耿华军在朋友圈表达了对新纪录的喜悦。
截止发稿前,这篇文章已经有 1000 多万阅读,累计7. 2 万在看,给公众号带来了 15 万新增用户,这篇文章被人民日报等多个媒体转载。目前,“星球研究所”有 173 万粉丝。
据“星球研究所”创始人耿华军介绍,团队在 5 月份的时候就决定做“武汉”这个选题。
这不是“星球研究所”写的第一个城市,“星球研究所”团队一直都有写遍中国省份、城市的计划。也因为如此, 5 月份武汉市委宣传部找到了“星球研究所”,希望能用不一样的形式来解读武汉。但前期准备依旧花了他们一个月的时间,直到 6 月 20 日才开始动笔,九个人加班熬夜做了 20 天。按着他们一贯的团队合作模式,分工明确,收集资料、写作、设计、选图等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其中,征集图片的过程无比漫长,找图、筛选、优化,不断重复这个步骤。
“星球研究所”写过的部分国家和地区
正是应了那句“成功没有轻而易举的”,团队最后积累了30G的素材,几乎翻遍了武汉相关的图书、期刊文献,思路推倒重来数遍,才有了我们看到的《什么是武汉?》,而这个版本是团队改了无数次才最终确定下来的。
对于这篇文章的预期,创始人耿华军坦言团队预估阅读量在四五百万左右,没想过最后会破千万。他在复盘时认为,团队成员有地理、历史方面的专业背景是能做出这样的内容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文章创作的过程中,“星球研究所”团队仔细征求了各方面人群对武汉的看法,写作尽量接地气,这些在文章中都起了非常好的引导作用。
在耿华军看来,不同于简单的旅游信息,他们的内容较少见地符合了大众希望看到深度地理内容的需求。同时,他们在创作内容时都会当作一篇论文去写,并且让表现形式在视觉上尽量美观,用最合适的方式去满足需求。
说到“星球研究所”,其创始人耿华军,人称“耿所长”,本身就极具丰富色彩。从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毕业之后,其在出版社工作了五年,之后又做了一段时间的房地产互联网工作,但从未和内容割裂了联系。在一次App创业失败之后,出于对市场的分析以及当时自媒体领域地理优质内容的匮乏,一直对地理深感兴趣的耿华军决定投身公众号行业,并在 2016 年 9 月创立了“星球研究所”。
在果酱妹此前对“星球研究所”报道中也提到过,靠着以往的内容经验,耿华军慢慢摸索着内容方向、写文章、查资料、找图片,所有工作都一人包揽。就这样,“星球研究所”在 2017 年 11 月 19 日迎来第一篇 300 万+阅读的爆文,涨粉 6 万多,之后, 10 万+成了家常便饭。
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到团队合作,“星球研究所”成了行业中的一个“异类”,平均十天才更一次文,被粉丝催着更文;不追热点,文章要团队所有人都满意才会推送;他们的单篇文章平均阅读量 50 万。
关于很多人所说的“内容红利已过”,已经写了两年半文章的耿华军并不同意,他更倾向于新媒体已经度过了粗放的野蛮生长阶段,未来越来越需要有思考、有深度的内容,“好内容永远有红利。”
事实上,像“星球研究所”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
公众号行业确实不像多年前蛮荒期时那么滋润了,那时地广人稀的野蛮生长带来爆炸性红利,现在却遍布红线,一不小心就前功尽弃。但如果一棒子打死地说公众号的红利期已经结束,却是谬论。严格来说,应该是流量红利期完结,内容红利期刚刚开始。
进入这一阶段的公众号行业,内容质量的重要性就显露出来了。可以说,好的内容能给公众号带来实质上的增粉,也能推动公众号影响力的升级和知名度的提高。
“她总”
新号第三篇阅读破千万,涨粉 20 多万
“视觉志”旗下的新号“她总”,在 7 月 5 日发布的文章《垃圾男人分类图鉴》,目前阅读已经超过 1533 万,涨粉 20 多万,转发超 158 万。而这只是“她总”推送的第三篇文章,成绩已经远超团队的预期。
谈及爆文原因,创始人沙小皮认为更多是因为切中了社会热点,以及对男女关系恰到好处的调侃。从构思到成文,文章大致花费了一周左右的时长,最困难的部分其实是学习垃圾分类的标准,需要将不同问题的特点和垃圾分类的不同标准一一对应。
用户越来越倾向于接受条漫长图的阅读形式,在沙小皮看来是一种正常现象。公众号这些年一直在变,从早期的段子类、小视频,到情感、读书,再到图文类、音频类,以及今年的条漫,公众号的变化一直存在并还会继续变下去。
至于大家所说的公众号红利期已过,其实是内容门槛提高了。想做出数据好的内容,必须要投入更大的心血和精力。敷衍用户,用户会抛弃你;若是真心对待用户,用户才会爆转。
“杂乱无章”
条漫内容 14 万转发,涨粉 7 万+
拥有 100 万粉丝的“杂乱无章”,在 7 月 8 日发表的文章《总会有人看懂你发的朋友圈》,当晚突破 10 万+,目前阅读量已经超过 200 万,有 14 万转发,涨粉 7 万。
“杂乱无章”创始人张荆棘透露,一开始,他们的灵感源于作者与自己父母之间的故事,最终创作这篇文章花费了团队两周时间,没想到居然一举成为爆文,不仅带来了强劲的涨粉,也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了整个公众号文章的打开率。
《总会有人看懂你发的朋友圈》的幕后故事
“今年是我们这种做内容的团队的春天。”张荆棘认可这阶段的内容红利期,“看一看”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阅读量。张荆棘不喜欢用“流量”这个词,因为总觉得流量“流过去就没了”。
在他看来, 2019 年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时候,只需要把想讲的故事用更好的方式讲出来就好。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今确实是内容红利期,他坚持好的平台最终都应该是内容主导,而不是立场和粉丝数。
在最后,对内容原创性有洁癖的张荆棘表示,希望拥有好的内容团队,接受转载的时候必须要求对方带上二维码。
“含沙射影业”
不同于其他爆文一经推出就暴涨,《甲方和KOL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实况》在发布当天前两个小时阅读涨幅其实一般,两个小时后才开始出现高速增长,之后有意识地在各大广告公司社群引导转发后,这篇文章在当晚就引爆了。目前,这篇文章阅读已经超 31 万,分享人数1. 7 万,涨粉1. 7 万+。
文章爆红很意外,据“含沙射影业”创始人王某宇透露,在这篇爆文之前,“含沙射影业”已经做了一个前情篇《媒介:我今天又被打了 24 顿》,阅读达 4 万多,这篇文章算是续集。据悉,这两篇文章的想法,均来源于“含沙射影业”主编六耳猕猴桃儿对用户痛点的把握。
爆文的出现,让王某宇感受最深的是账号的影响力得到提升,在接触客户时,文章会被提到,也吸引不少媒介加入他们的社群。但对目前条漫号越来越火的趋势,他表示入场需谨慎。因为漫画投入大、产出慢,像这篇爆文就花了他们 10 天左右的时间。
而谈及公众号红利,他认为现在已经不像五六年前注册个账号,名字好都能自动涨粉,互推效果也好,现在涨粉已经很难了。虽然小号也能爆,但爆了以后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公众号领域每天都产生着百万、千万级文章:
“那一座城”,一篇文章阅读 25 万+,涨粉 1 万+;
“有趣青年”,一篇文章阅读 1000 万+,涨粉 30 万+;
“不会画出版社”,一篇文章阅读 560 万+,涨粉 20 万+。
……
无疑,这些案例的数据都是内容红利期带来的机会,但能把握住机会、成为这个新时期受益者的他们,无不是付出了十倍百倍的时间精力去打磨内容,用户是可以分辨出内容是否用心的。可以说,内容红利期和内容创造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时机放大了人成功的可能,人花了心思做内容才成就了内容红利期,才能享受其带来的红利。
02内容红利,风华正茂
公众号发展至今,野蛮生长时期已经结束,这是公认的事实。在此种情境下,一味背靠流量红利只能坐吃山空,最终失去持续发展的活力,被不断向前的大部队抛下。而相对的,有更多倚仗内容冲出来的黑马验证了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公众号的内容红利期真的来了。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红利期”的定义,即是“机会窗口期”。这当然是一把双刃剑,有危有机。
可以说,“危”来自行业内外的压力,其他内容平台、其他内容形式的围追堵截,内部监管愈严,内容良莠不齐,同质化严重,阅读量下降,涨粉困难,这些都是现实的困境。
但同时,优质内容能创造的机会也在这种情况下无限放大,我们需要的是找到内容机会的精准坐标。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讨论:
从产品形态的角度来说,公众号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已经代表了图文阅读在移动互联网的形式,这是全民已经养成的阅读习惯,许多事情都是在这个生态里面完成的。正是这样的产品形态,才能给出足够的底气,就像“微果酱”老黄曾在《老黄:重新定义公众号媒体》中预测的,“在当下以及未来,人们的图文阅读,特别是深度阅读,到 2025 年都只有(公众号)这个形式。”
从内容创作者的角度来说,从业者的专业度也是在不断提升的,遂也抬高了行业门槛,创做好内容的困难性,决定了其稀缺性,也让优质内容变得更加贵重。“物以稀为贵”,古人诚不欺我。
从用户角度来说,人们的文化需求上升,专业度也在提升,他们不再满足于肤浅的东西,而是追求更深度的内容,内容的价值自然也水涨船高,从而其所具备的商业价值也随之扩展。当用户有需求,市场、品牌就会推动变现内容的商业价值。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加入公众号行业,内容升级是一种必然,“内容会越来越好,图片会越来越重要。”
这种特征在如今大火的条漫号上可以得到验证。在上文提到的用户习惯中,漫画也是必须的一种,市场接受度也已经给出了乐观的反馈。此外,微信用户群逐渐年轻化, 95 后、 00 后的用户对于漫画有更大的需求,也推动了漫画内容的发展。
显然,公众号行业流量红利期的结束,随之的阶段是浮躁后的沉淀时间,这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将会留下真正的好内容,这种本质是确定的,变化的只是载体形式而已。
那么,能创造出具有持续价值内容的,是什么样的人呢?
资深媒体人顾剑表示,无非是两种,其一是一直在做新媒体的年轻精英,头脑灵活,对公众号生态了如指掌;其二是传统媒体出身的内容创造者,手握无数高端资源,能做出深度内容。而对于现在时兴的图片内容,顾剑认为横屏图片其实是条漫的延伸,总的来说还是呈现一个趋势,即文章内容趋于深度,内容形式趋于图片化。
但相比流量红利期,要在内容红利期分得一杯羹并不容易,这是很多人都说公众号越来越难做的原因。果酱妹结合了文章前一部分的案例,以及自己的观察,给大家划了重点,如何在内容红利期率先出线:
内容质量过关,甚至硬核,有自己的态度输出,是最高层次的胜算;
题材、角度别具一格,能让用户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是第二层次的捷径;
形式更新,无论视频,还是漫画,用户有了新鲜感就是第三层次的优势;
内容在绝对C位,辅以巧妙的运营手段,做出影响力,算是第四层次的保障。
综上,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战案例,“内容红利,风华正茂”这个论点都已经足够明确。我们不能抹灭存在困境的现实,但也应该认识到这一行的本质依旧是内容为王,优质内容的价值总是历久弥珍。
正如老黄在文章《老黄:重新定义公众号媒体》所言,“今明两年,都是内容红利期。内容生产者,只要专注内容生产,通过多种内容管理机制提升效率,就会在市场有所斩获,获得回报。”
广州优化